美育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育之窗 > 正文 〉

艺术院校不能变成赚钱工厂

来源:山东政法学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发表时间:2014-12-24 11:57:00字体大小: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刘小东:“改革开放以后,媒体对美术界的兴奋点最早是谁对社会有反抗意识、先锋意识。今天是对谁的画儿卖得最贵,其他兴趣全部没有。”

尹吉男:“把一个学生培养成在艺术系统中的赚钱高手,是非常可怕的。这样一种思路,美育不仅代替不了宗教,连超越现实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是非常可悲的。”

近年来各种书画学术展览层出不穷,艺术已经与“市场”牢牢地挂钩。在今年火热进行的秋拍中,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创下过亿的纪录,更不要说早先有中央美院身份的艺术家们屡屡带来中国艺术界价格的神话,这引发人们试图从这些新贵艺术家的母校里寻根溯源,挖掘天价背后的秘密。有人指出如今艺术市场一片红火,天价纪录屡屡刷新,对美院师生的创作,或者对整个中国艺术圈创作的方向有没有影响或者导向性的作用?对此,著名艺术家刘小东的回答可以代表大部分艺术家的看法。他首先调侃传媒真实的现状:“改革开放以后,媒体对美术界的兴奋点最早是谁对社会有反抗意识、先锋意识。今天是对谁的画儿卖得最贵,其他兴趣全没有。”之后,他表示,“作为艺术的实践者,我好像看不出来有什么影响。对学生来讲,也许会有影响,可能对考生家长的影响更大。哇,一件作品卖了一个多亿,孩子还不学艺术啊?艺术学生越来越多,可能跟这个有关。一旦进入学校了,他们会有另一个视野。也就是说,我们所谓艺术的理想,所谓学术上的理想如果达不到的话,多少金钱都弥补不了他这方面的空虚。”

早在中央美院的初创时期,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学宗旨。然而今天,社会形态已经发展成美育、宗教各走各的路,这不免令美院传统的继承者感慨和担忧。美院教授、著名美术史家尹吉男先生认为,艺术最大的意义,是在于它对一个现实世界的超越。“艺术一旦被商业绑架之后,就变得没有想象力了,没有可能性了,没有挑战性了,甚至没有批判性,那个时候我们会感到窒息。”他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艺术教育的畸形:“把一个学生培养成在艺术系统中的赚钱高手,是非常可怕的。这样一种思路,美育不仅代替不了宗教,连超越现实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是非常可悲的。全世界的一流美院都是要培养这种超越能力、想象力。一旦艺术院校变成另外一种赚钱工厂、另外一种赚钱企业。(王岩/)

(转载自:中国美育网http://www.zgxymyw.cn/

   
山东政法学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 SDUPS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 250014 E-mail:cmxy@sdupsl.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