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育知识 > 摄影知识 > 正文 〉

如何选择相机和镜头

来源:山东政法学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发表时间:2015-01-07 16:33:51字体大小:

  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你或者认为摄影跟照相无任何区别,所以无论什么样的相机、镜头,你都不甚在乎,只要“像素高”,能成像就行了。事实上,几百元的入门级的相机就可以实现影像记录功能了,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孜孜不倦地追求什么单反相机、追求什么顶级镜头?因为,他们在追求架构于照相之上的艺术—摄影,通过照相呈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艺术。
摄影师独爱数码单反相机
  数码单镜头反光(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DSLR)相机通常简称为数码单反,是一种高级的专业摄影器材。其“单镜头反光”的名称来源于该类照相机摄影、取景均使用一支镜头,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成像后,影像通过反光板、棱镜直接反射至取景框,摄影师通过取景目镜即可直接、准确地预览到拍摄效果。
  那么目前主流摄影家为何独爱数码单反相机?让我们跟随摄影师,一起去拍摄一些作品,自然就能清楚单反相机的优势在哪里了。
l取景系统的优势
拍相片前我们得先取景。普通家用数码相机则使用结构相对简单的电子取景系统。其中电子取景系统将镜头系统的成像直接投射于CCD感光元件,相机处理CCD感应的图像,再呈现于相机后面的LCD主屏幕或取景框内的ELV小屏。由于ELV及LCD屏幕可呈现颜色种类有限(多为16万色)、对比度有限、色域只达NTSC72%左右,再加图像略缩算法造成图像本身失真,所以最终拍摄的照片必然跟用户预览的效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种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追求完美的艺术创作而言,这种差异则很难让摄影师们接受。
液晶屏看到的景物跟实景的颜色、对比度等有一定偏差
  另外,数码单反相机拥有一个所见即可所得的反光取景系统。这套系统由镜头、帘式快门、棱镜及取景框组成。工作时,镜头系统的光学影像直接通过帘式快门前的反光板反射、棱镜折射后呈现至取景框,摄影师按下快门时反光板弹起,帘式快门开启,影像投射于CCD感光元件。显而易见,这套系统的最大的优点是,所见即所得,拍出的照片跟摄影师在取景框中预览的图像完全一致。不难看出,在没有按下快门前,普通家用级相机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一大截。
可更换镜头的优势
当摄像师取景完毕,按下快门后。外景通过镜头成像,并投影于相机的感光元件上。这个“像”的品质就与镜头休戚相关。由于目前的制造技术还无法造出全面兼顾的镜头,所以使用镜头机身一体化结构的普通家用相机,“像”的品质就会受限于自带镜头。而单反相机,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摄影需求更换镜头,从而获得品质更优、更体现摄影创作意境的“像”。所以,在光线没有投影到感光元件前,普通家用级相机又输了。
单反微距拍摄,虚化效果好主体突出
家用相机拍摄的微距相片虚化效果差一些
成像品质
当光线穿过镜头结成影像并到达感光元件后,感光元件及内置处理器就负责将光线转换为电子信号。影响转换品质的因素有四个,一个是像素值,二是色彩深度,三是动态范围,四是感光元件面积。
  像素值很容易理解,感光元件上每一个感光点就对应于相片上每一个像素,感光点越多相片上像素越多,相片也就越清晰细腻。在像素值方面,目前主流家用相机的感光元件并不输于单反相机,通常达到1200万以上。
  感光元件用于记录色彩的数值长度称为色彩深度。目前家用级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均使用24位色深,但由于家用级数码相机所采用的所用的影像处理器较差,所以最终输出至文件的色彩过渡效果、边缘锐化效果均差于单反相机。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是指图像最暗与最亮部分之间的曝光值范围,它通常以EV值为评价。主流单反相机的动态范围可以均达到12EV,而只有少数高档家用相机才能达到此值。
  感光元件的大小面积看似跟成像品质完全无关。事实上,同样像素值的感光元件,其面积与噪点数量往往成反比。换而言之,面积越大噪点就越低,面积越小噪点就越多。目前主流家用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通常只有30-45mm2,单反相机感光元件面积却平均达350mm2(全画幅单反相机更达到864 mm2)以上,为家用数码相机7-15倍以上,所以噪点会明显低于家用级相机。
家用级相机虽然在像素值方面与单反相机持平,但色彩深度、动态范围、感光元件面积均不敌单反相机,所以在成像品质方面也完败于单反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具有明显的构图、画质优势,所以为了方便地创造摄影作品,并将作品完美呈现于观众面前,摄影师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单反相机。
“我想学人像摄影,该怎样买单反相机呢?”这是初学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事实上,佳能几乎所有套机都考虑了人像摄影需求,提供利于人像呈现的50mm标准焦距,所以参考你的预算选购就可以了,无论是3000多元1000D KIT单反套机,还是2万多元的5D Mark II套机,它们都可以拍出漂亮的、标准的人像作品。
  许多用户将风光摄影当成自己的主题。不过在购买风光摄影的器材前,我得提醒你风光摄影跟旅游摄影完全不同。旅游摄影是以旅游为主,摄影多处于附属功能,顺便拍一些沿途风景、人文风情,而风光摄影而以获取最美的风景为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天未亮时就得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等候早晨美丽的太阳,而日落时分大家饱餐时你可能还得守望满天彩霞,等候感人的剪影画面。即使如此,你也决定去寻找最美的风景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那些器材最适合风光摄影吧。、
  机身部分
  机身部分首选全画幅高端机型。因为自然界颜色的亮度、对比变化的动态范围很大,很多时候中低端机型得分别拍几种曝光量的照片,经过后期合成才能还原环境原色。而高端机型处理这方面则有更佳表现。第二梯队,则是D7、D60等半画幅产品了,虽然这些机身性能略差一些,不过现在方便的数码后期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一镜走天下——入门级Canon单反镜头配置
  一般数码单反标配18-55mm镜头,它可以满足静物和普通人像拍摄需求,但假如你经常出外旅行想拍摄一些风光相片,那么它焦距较短无法远拍的缺点会让你错失许多美景。对此,有两个常见的解决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另购一个中长焦段的镜头与原镜头搭配使用,第二个方案是购买超大变焦镜头以满足不同拍摄需求。对于这两个方案,我们分别从价格、易用性、成像性能三方面考虑。
  价格方面
  许多初学者认为中长焦段的镜头,可变焦距较短,价格应比超大变焦镜头要低。事实上,市面上中长焦段的镜头多为高级专业镜头,价格反而比超大变焦镜头要高一些。考虑到购买超大变焦镜头后,原配镜头可以折价出售,所以综合而言,超大变焦镜头替换标配镜头的方案更具有价格优势。
  易用性方面
  在日常使用中,中长焦镜头配合标配镜头使用,意味着用户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应用更换镜头,例如用标配的广角段拍了一张登高瞭望的照片,再想拍一个远处的景物,那么就需要更换中长焦镜头了。这样换来换去会显得比较麻烦。而套上超大变焦镜头,几乎就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  
  性能方面
  由于镜头的价格差异较大,所以这里谈到的性能,仅是相同价格级别的比较。例如4000元级别的中长焦镜头与超大变焦镜头的比较。在这方面,中长焦段的镜头与标配镜头的组合,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因为超大变焦镜头覆盖了广角至长焦的焦段,其中广角段要做好得需要尽可能避免枕形失真、桶形失真,而要做好长焦段则要防止色散,要想在光学方面做到两全其美十分困难。所以从专业角度来说,超大变焦镜头的成像品质只能算中等。而中长焦段的镜头与标配镜头的组合,广角与长焦段分别由不同的镜头提供,术业有专攻,素质上要比超大变焦镜头更佳。
  超大变焦镜头在价格与易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成像品质表现一般。不过,这是从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的结果,假如跟消费级相机相比,它的成像品质依然高出数个档次,所以对于一般初学者则言,带着一个超大变焦镜头走天下是不错的选择。
你进入摄影世界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会越来越清楚,自己喜欢拍那类题材,较少拍那些题材,与此同时你可能也越发觉得无论如何调整你手上标配的镜头或超大变焦镜头都无法拍出想要的效果。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考虑根据拍摄偏好,重新选择相应的镜头了。到底需要选用那种镜头?这事很难说得清楚,因为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的使用需求。所以下面我将列出各种镜头适用的环境、优缺点,你自己按需选择好了。
  超广角镜头
  焦距10-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焦距越短,镜头的视角越宽(可达到120º),越有利于展现宏大、宽阔的场面,例如拍摄大海、山川、沙漠、草原、广场、城市俯览等作品时,超广角镜头最为适用。超广角镜头有两个弊病,第一拍摄时影像会有一定的夸张变形,这种变形在宏伟场景可以添加空间感、透视感,但如果拍摄较近的物品却会产生类似哈哈镜的效果;第二个弊病是相片的边角通常会显得较暗。综合而言,超广角镜头可算是一件奇门兵器,用得好会产生令人惊叹的效果,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会照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相片。
  广角镜头
焦距17-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它的视角略小一些,介于90-120º之间,同样适用于拍摄建筑外观、室内装修、沿途风光。由于它的夸张变形效果比超广角镜头要小更容易驾驭,所以深得风景摄影师和家居设计人员喜爱。
许多传统摄影师认为,广角镜头并不适合呈现人物。事实上,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目前不少摄影师师就利用广角变形效果,美化人物从而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例如许多婚纱照都采用了广角小角度仰拍,这样就可以拉伸人的腿部以获得更修长优美的身形。

   
山东政法学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 SDUPS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 250014 E-mail:cmxy@sdupsl.edu.cn